中國保安市場的現狀
一、 中國的保安市場
在西方一些發達國家保安服務人員和警察的比例一般為3:1,最高達6:1,而目前我國保安服務行業從業人員和警察的比例平均不到1:2。一些相對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如上海,廣州,北京等保安與警察的比例也不過是3:1,相對國外發達國家的6:1市場還有相當大的空間。
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學教研教授,法學博士王大偉認為:中國的警力是世界最低的,中國的警力只有萬分之十二左右。西方國家一般為萬分之三十五左右,近三倍的差距,也就是說中國的一個警察等于干西方的三個警察的活。
中國破案率問題比較敏感,在中國一般不公開。我們根據已披露的相關資料知道,上世紀90年代中國的破案率保持在60%左右的水平。世界上先進國家的破案率大概在70%左右。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刑事發案數每年平均增長14%左右,在這樣一個基數最大且犯罪率日益增長的社會環境中,警察力量的不足所帶來的治安維護缺位將成為國家和社會岌待解決的一個社會問題。保安人員的增長是對中國警力不足的一個有效補充,對維護社會治安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200年保安隊伍為公安機關提供破案線索9.4萬余條,協助公安人員抓獲犯罪嫌疑人10.7萬余人,為國家集體和個人挽回經濟損失13.2億余元。
二、 中國現有的保安服務公司
雖然中國的保安業已經走過了20個年頭,但其自身發展規模,服務質量,市場規范,監管體制等方面還存在著不少突出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保安服務業的進一步發展。突出的問題是;公安機關“管辦合一”,服務單一,“黑”保安個人素質不高,專業性差。下面我們來逐個了解中國現存的保安服務性質。
第一是;隸屬國家公安機關組建和監管的各地區保安服務總公司
目前他們在國內處在一個壟斷地位。因為在保安服務管理辦法草案中第一章第六條明確規定“保安服務公司只能有公安機關組建,省市公安廳批準,并經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所以現在在全國各地區大家所看到的保安公司,說白了就是公安機關的一個下屬單位。雖然表面看起來是以企業的形式做市場化運作,但還是擺脫不了中國傳統的國有企業的模式,并且在管理,招聘,市場運作等方面都是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管制與約束,在這樣的一個”管辦合一“的體制下變成了由行政主導的保安市場,不僅較為容易導致保安公司養尊處優的惰性心態,而且競爭對手的缺席也極為容易導致保安服務水平和質量難以提高。
第二種是大型企業內部成立的保安部門
像一些大型企業,房地產開發公司,大型超市等因為公司的發展需要成立了保安部門,配備相應的管理人員。因為只是一個公司的部門加上管理上的不足,缺少專業的一體化培訓,這些部門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難以控制的問題。像保安員工流動性大,專業防范意識差,專業培訓機制不健全,這些問題是容易引起保安人員的法律意識薄弱,沒有辦法去衡量行使權利的度。往往因為忠于顧主而發生防衛過激等社會安全問題,給企業帶來難以避免的問題和麻煩。
第三種是我們常稱的“黑保安”,他們是一些小單位或小企業自己臨時從社會上招募的人員。從業門檻底,人員素質差,公司甚至沒有專門管理人員,更談不上專業的培訓和管理。保安人員的工資底,社會保障差也是“黑保安”的突出問題。在全國的一些大中型城市,保安的月工資平均在1100元到2000元之間,但在一些地區的“黑保安”平均工資不到700元。諸多原因導致一些單位的“黑保安”發生監守自盜,亂用職權,甚至會發生一些刑事案件給社會帶來了不良影響,同時也給中國的保安行業的聲譽抹了黑。
三、 民營化企業與外企及國內傳統保安企業的優劣
隨著保安市場的開放,未來市場將呈現三足鼎立的局面。即由個人及團體合資的民營化公司與國外企業及國內傳統保安企業之間的競爭。(當然考慮某些原因我們先拋開合資企業不談)誰的市場定位準,誰更了解中國的市場,誰的管理模式運營機制更適合中國的國情,誰將搶的市場的先機,誰將在中國市場占主導地位。
國外企業進入中國無疑具備強大的優勢地位,先進的管理概念,一流的技術設備,上百年的管理經驗,這些無疑都是國內企業在短期內難以達到的一個目標,那么國外企業就沒有他們劣勢嗎?回答是肯定的,國外的企業進入中國的市場也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而且外企的成本和市場定位較高,國內的一些企業在短期也無法接受高標準高收費的服務方式,短期內難以達到一個市場和諧。二是外企是以人防加技防為主,相當一部分高科技含量的裝備國內企業難以接受且國內的法律也有相應的制約。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馬維亞目前就表示,雖然中國的保安市場開放了,但國外的一些公司要從事武裝押運等服務是禁止的,也就是說最能夠體現外企優勢和價值的項目在中國卻無法開展,相信這一條款在不久的將來會廢除,但同時也給了國內的企業更多的準備時間。再者水土不服也將是外企在中國面臨和克服的首要問題!
隨著市場的全面開放,國家公安部門將退出“管辦合一”的舞臺,原有的保安公司將脫離國家公安部門的庇護,以獨立存在的形式融入市場自由運營機制中,能否獨立生存,怎樣在競爭中求生存,能否在短時間內改善傳統的機制來適應新的競爭市場將是這些公司所面臨的巨大壓力。傳統的保安服務公司所處的優勢是幾十年的發展經驗和原有的公司架構,這些基礎的條件是新進入保安行業的保安公司所必須要建立和經過的。但這些優勢相對國外公司來說還是屢顯稚嫩,傳統的發展模式和市場定位必須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改善以達到適應新的市場化競爭的目的。傳統的保安公司也有其自身發展的硬傷。比如說人員素質,在原有的政府管辦的體制下,政府安排了一大批下崗職工,以解決政府就業的難題,在上海隨處可見40歲以上甚至更高年齡的“元老”級保安,這些人大部分來自“4050工程”人員,雖然說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也是盡職盡責,但在遇到一些突發事件時,在處理和應對問題上還是力不從心的,這樣的人員素質不僅影響了公司形象,同時也阻礙了公司的發展。這些將是原有保安公司在短期很難解決的一個內部問題。
上一篇:治安調解的“四宜四不宜”經驗 | 下一篇:兩岸保安(保全)業精英“臺北論道”——“… |